首页

女王坐脸

时间:2025-05-24 01:52:38 作者:中国团队系统评估:青藏高原已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浏览量:7061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王海慜 每经编辑 赵云

  过去几年,包括IPO、再融资在内的股权融资都曾经历“黄金期”,但随着市场环境变化,近期市场对IPO节奏关注较多,也有传闻称将暂停再融资。

  对此,证监会在8月18日发布的《有关负责人就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答记者问》(以下简称《答记者问》)中作出回应:“实现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考虑投融资两端的动态积极平衡。没有二级市场的稳健运行,一级市场融资功能就难以有效发挥。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合理保持IPO、再融资常态化,同时充分考虑二级市场承受能力,加强一、二级市场的逆周期调节,更好地促进一二级市场协调平衡发展。市场会感受到这种变化。”

  近期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一些投行人士也表示,感受到了市场的变化。某大型券商资深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再融资、IPO一脉相承,从大背景来看,再融资和IPO审核都在趋严、放缓,但是“一刀切”的可能性不大。

  从证监会的相关表态来看,科技创新领域的融资需求仍将获得支持。与此同时,其他一些行业的股权类融资已有收紧迹象,比如券商行业2023年来还未落地一单股权类再融资。

  统筹好一二级市场平衡

  《答记者问》中与股权融资相关的要点如下:“统筹好一二级市场平衡。合理把握IPO、再融资节奏,完善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制定实施资本市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行动方案。建立完善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绿色通道’。”“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优化完善‘小额快速’审核机制,适当提高轻资产科技型企业重组的估值包容性,丰富重组支付和融资工具。”“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建设。突出扶优限劣,研究对于破发或破净的上市公司和行业,适当限制其融资活动,要求其提出改善市值的方案。”“推动央企加大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整合力度,将优质资产通过并购重组渠道注入上市公司,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在近期采访中,一些投行人士已经感受到了股权融资市场发生的变化。某大型券商资深投行人士表示,从大背景来看,IPO和再融资的审核都在趋严、放缓。

  对于最近的暂停再融资传闻,他指出:“我觉得其实再融资和IPO是一脉相承的,就是未来的审核对行业的要求、审核速度是一致的,但是说‘一刀切’,全部不让去做再融资,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当然也要去看后续的预案披露的情况,预计很快就能比较明确。”在他看来,那些符合国家战略的项目还是会得到支持。

  最近还有一种说法是,监管对上市公司发布定增预案开始收紧,“不让发新的预案”。此消息也引发了投行业内的广泛关注。某券商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据其了解)昨天(8月17日)的确是有一些上市公司不让发再融资预案,但也有一些上市公司发了,我们一个项目昨天就发预案了。”

  上述投行人士认为:“之前网上传的可能是谣言,监管应该没有一刀切,还是会结合公司的融资必要性综合判断来窗口指导。”但他表示,后续仍需关注市场的整体情况。

  从沪深交易所官网和上市公司的公告来看,相关动作仍在进行,并未暂停。例如,8月15~18日,上交所受理了8家公司的再融资申报稿,8月18日就受理了3家公司的再融资申报稿。此外,最近两天,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公告了再融资预案。

  不过,上市公司发布定增预案和实际被交易所受理之间往往有间隔。例如某沪市主板公司3月份第1次公告了增发预案后,直到8月中旬才被交易所受理,间隔了5个月时间。上述券商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中间这5个月并不代表监管不受理,发完预案还有中介机构尽调、质控内核流程,最后才能申报。”

  总体而言,从《答记者问》来看,之前行业对“一刀切”的顾虑基本可以打消,科技创新领域的融资需求仍将获得支持。

  就出台资本市场进一步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政策措施的进展,证监会表示,相关文件将适时出台,主要政策举措包括,建立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绿色通道”,提高审核注册效率,增加优质上市公司供给。

  部分行业融资将受限制

  从细分行业的角度来看,确实有一些行业2023年的股权融资已明显出现收紧迹象。比如A股券商行业至今还未有一单定增落地,且已有中原证券、华鑫股份2家券商撤回定增申请,这2家券商分别于2022年4月、12月发布了定增预案。

  据Choice数据统计,目前还有财达证券、中泰证券、南京证券、国联证券、国海证券、天风证券、浙商证券、锦龙股份等上市券商或参股券商的上市公司的定增方案还在进行中,但这些方案2023年来均没有落地,其中国联证券、财达证券同样是2022年发布的定增预案,但目前的进展似乎并不顺利,其中国联证券的定增预案于2022年9月底发布,迄今已经历了三轮审核问询。相比之下,2022年行业有华创云信、长城证券、国金证券3单定增落地(这3单定增预案公告日均发生在2021年)。此外,中金公司、华泰证券2022年发布的配股计划至今也均未落地。由此来看,2023年以来券商行业还未有任何股权类再融资落地。

  证监会8月18日的表态明确了未来对部分行业的融资限制。证监会指出:“突出扶优限劣,研究对于破发或破净的上市公司和行业,适当限制其融资活动,要求其提出改善市值的方案。”

  据Choice数据统计,作为破净大户的银行板块2022年以来只有2家公司公告增发预案。相比之下,2019~2021年每年都至少有2家银行公告增发预案。

  过去几年,包括IPO、再融资在内的股权融资实际上都经历了一段“黄金期”。

  2020~2022年,每年都堪称A股IPO大年。据统计,2021年A股共有523家公司登陆A股,合计募资5426亿元,IPO数量和募资金额都创出历史新高。2022年A股首发上市企业达428家,合计募资额为587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2022年沪深交易所分别摘得全球IPO融资冠亚军。

  2023年IPO节奏虽然有所放缓,但A股定增市场同比增长较快。这也是2020年至今再融资市场“黄金期”的延续。

  2020年落地的定增新规从精简发行条件,拓宽创业板再融资覆盖面;针对发行对象、发行规模、定价基准、锁定期等方面优化定增制度;延长批文有效期等方面为定增松绑。由此,定增投资对资金方的吸引力增大,市场迎来黄金发展期。此外,新规也使得非公开发行失败率大幅降低,据中信证券统计,2020年以来的发行失败率较2019年的高点明显下降。

  上述红利效应也延续到了2023年。据机构统计,1~6月份定增发行规模3519亿元,同比增长82.43%,定增发行规模占股权融资市场的比重为53.1%,占再融资市场的比重为77.68%,均较2022年同期有较大的增长。

  从存量项目来看,据机构统计,截至2023年7月18日,待发行定增项目数量475个,规模8932亿元,其中电力设备(1589亿元)、房地产(1045亿元)、电子(819亿元)、基础化工(654亿元)、有色金属(545亿元)为募资额前5的行业,合计募资额4652.86亿元,超募资总额的一半。

  其中,电力设备亦是2022年定增募资规模最大的行业。据2023年1月中信证券发布研报《再融资市场回顾及展望——关注再融资市场2023年的投资机遇》,从中信证券一级行业分布来看,2022年完成定增发行的企业涉及30个行业。其中,募资最多的行业为电力设备,2022年募资达1174亿元,宁德时代的450亿竞价定增更是成为注册制施行以来最大的再融资项目。此外,还有电子、计算机等科技行业和交运、基础化工、电力等周期行业跻身募资规模前十大行业。

  不过从过往的发展历程来看,再融资市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中也经历了一些起伏。

  上述研报指出,我国再融资市场的发展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初始期(2006~2013年)政策初步成型,融资规模维持低位;发展期(2014~2016年)创业板再融资放开,并购重组政策放宽;收紧期(2017~2019年)政策全面收紧,定增市场迅速回落;宽松期(2020年至今)新规落地,再融资市场迎来黄金时期。

  值得注意的是,在《答记者问》中,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也是监管关注的重点。证监会表示,并购重组是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途径。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顺应市场需求,深化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一是适当提高对轻资产科技型企业重组的估值包容性,支持优质科技创新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二是优化完善“小额快速”等审核机制,延长发股类重组财务资料有效期,进一步提高重组市场效率。三是出台上市公司定向发行可转债购买资产的相关规则,丰富并购重组支付方式。四是推动央企加大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整合力度,将优质资产通过并购重组渠道注入上市公司,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据证监会披露,2019年以来,每年全市场并购重组3000单左右,交易金额均超过1.5万亿元。

  那么,这是否可以理解为,相比IPO和再融资,未来监管会更加支持并购重组?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表示:“今日(8月18日)证监会的相关表态应该理解为:之前支持并购重组,未来会进一步支持;IPO和再融资也会支持,但要考虑市场平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东省将在澳门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正午时分,高温天气加上汽车排放的热量,车道里的温度已近40度。为确保舒适的通行环境,江旭伟拿起水管,对车道进行冲洗,8个车道冲洗下来已经汗水如雨下,湿透了他的衣衫,只为给过往车辆提供一个清洁、安全的通行环境。高温下的坚守,不仅是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也是对交通安全的默默守护。

外商投资信心排名,中国位居前列不意外

万众瞩目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部署。如何抓好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既要挂帅、又要出征,亲力亲为抓改革。

异特龙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揭示侏罗纪霸主的秘密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海南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成柱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海南省海口市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

监事长拟任总经理!万亿级保险集团最新人事动向

中秘自贸协定于2009年4月签署,2010年3月1日起生效实施。2016年1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秘鲁期间,双方决定启动中秘自贸协定升级联合研究,并于2018年9月完成。同年11月,在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双方宣布启动中秘自贸协定升级谈判。在两国领导人政治引领下,双方开展了七轮谈判,就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服务贸易、商务人员临时入境、投资、电子商务、竞争、知识产权、标准与合格评定合作、全球供应链、环境与贸易等领域深入开展磋商。2024年6月28日,习近平主席与秘总统博鲁阿尔特在北京会晤时宣布实质性完成中秘自贸协定升级谈判。此后,双方共同完成了协定文本的法律审核和翻译等工作,并分别履行了各自国内程序。2024年11月14日,双方正式签署《议定书》。

俄罗斯专家:破除关于中国的虚假叙事,期待国际加强网络空间合作

“‘白马作’毛笔出土时的位置,正在墓主人头部左侧,可作为汉代文职官吏‘簪笔’之制的印证。”马翼欣告诉记者,“不仅如此,阴刻在笔尾处的‘白马作’三个字也代表着古人商品的‘Logo’,可以推测出当时古人就有了品牌意识。”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